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库茵芝油画:雪峰
 
在善的漩涡里
 
萧瀚
 

想起个故事。

两位尤太人兄弟各有一位朋友,哥哥的朋友,哥哥对他很好,弟弟的朋友,对弟弟很好。二战时,兄弟俩要逃亡,对于应该逃亡去谁家发生了争论,哥哥认为应该去自己对他好的朋友家,而弟弟则认为应该去对自己好的朋友家,争执不下,各自去了自己的朋友家。

结果是,哥哥遭冷遇,弟弟得善待。

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忘恩负义的人,也几乎每个人都曾做过忘恩负义的人,人唯一能拥有的幸运是没有在每一对情感关系中都成为被忘恩伤害的人——或者因忘恩而伤害别人的人。

检索一下自己几十年的生活,会发现做过不少忘恩的事——虽然那些未必算大事,可是人生本来就没多少所谓大事,甚至可能一生也遇不到一件。然而,这些“小事”却会时时唤起良心的记忆,即使如我这般记忆力不好的人,那些事也是忘不掉的,忘不掉是因为愧疚,而一个善于反省的人未必会因为反省就从此不再做忘恩对不起人的事,它可能会减少,尽可能避免,但或许无法彻底消除。另一方面,勤于反省还可能导致一个结果,就是会善待以后遇到的人,即使别人做出种种忘恩之事,也会一笑释然,最多离忘恩者远点儿。

在一个巨大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人际关系存在着某种情感“食物链”——情感当事人之间的相互待遇往往是不对等的,对等的情况当然也不少,但通常至少会有点倾斜,亲情、友情、愛情,以及这三者结合在一起的婚情,都是如此。无论哪一种情感,建立这些情感关系的最初动因,如果不是因为中性的所谓偶然,便是因为缘分,佛教教义中排斥了一切偶然因素,缘分是前世因缘之果。

多年前,一位好友,他是个出家人,对人十分善意。跟我说起受戒时的一件事,他说做焰口时(正式进入佛门仪式之一,需要打坐),看到自己的前世,从而发现了自己以前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一场恩怨的原因:他曾遭到一位同事莫名的愤怒对待,当时不明缘由,做焰口时才发现上辈子借过那位的钱没还。

这个故事相信的人自会相信,不信的姑妄听之。轮回虽是解释人际关系中情感不均衡现象的方法之一,不相信轮回学说,也一样能解释。

建立情感关系通常源于“偶然”因素——投生到谁家不也偶然得很吗?而维系人际关系的却要复杂得多,既存在偶然因素,也与双方性格有关,与双方的各自理智能力相关,而且还跟品格相关。

撇开偶然因素不谈,论性格,通常总是双方都性格坦率的人——至少在一对一的关系中是坦率的——之间关系更加确定,在亲密的关系中,坦率对双方都是十分核心的。除此之外,其他各种性格因素占的比例也都因人各异,有的人喜欢委婉,有的人喜欢温和——谁会不喜欢呢?有的人喜欢热烈,有的人喜欢安静……所以双方之间若性格相投合,就又使得关系更容易密切,相反,性格不投合,关系就很难亲密。

除了偶然因素,除了性格,理智在人际关系中的分量也特别重,而这往往不被许多人重视。理智主要是用以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距离最重要的基础。叔本华著名的豪猪论,便道出协调人际关系距离的难度,太远了冷,太近了扎。

几乎所有人际关系中,“人所欲,己所施”、“人所不欲,己所不施”都是极重要的准则,真能做到这两项准则的,人际关系通常会比较融洽,即便是在情感付出严重不对等的上下辈亲情中亦是如此。然而,真正关键的在于,一个好的关系取决于交往的双方都能做到,而不是单方做到就够了。

然而,心中真的奉行这样的交往准则,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真能做到,远非易事,如果它不是取决于人的品质,至少取决于人的理智能力。

“人所欲,己所施”这一条几乎就能让所有人都会发现其实很困难,“欲”者不提过分的要求,施者才有欣然施惠的可能。如果“欲”者提过分的要求,哪怕是通常的子女对父母,父母也未必能承受,即使一时硬撑着满足子女的要求,也未必能长期承受。尤其当“欲”者提了“施”者客观条件完全无法达到的要求,“施”者即使有心满足“欲”者,也无能满足伊,此时,“欲”者必定心怀不满。于是,双方的关系就不可能融洽。

“人所不欲,己所不施”也难做到,关键在于许多人根本意识不到应该如此。人们容易理解孔子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不易理解“己所欲,勿施于人”。有部法国电影《都是为你好》,两个高中老同学,多年后邂逅,A对B抱怨父母不好、妻子不好、子女不好,不多久,妻子被人谋杀,A极度伤心,B来找他,并告诉A是自己杀了A的妻子,A大惊,问为什么?B答说:“都是为你好。”B后来陆续杀害了除A之外的其他全家人,并每次都理直气壮地跟A说:“都是为你好。”这部电影的深刻寓意在于,小到个人交往,大到国家与个人,大量的惨剧和罪恶就是在所谓“为你好”的借口下发生的,是典型的“己所欲,施于人”的恶果。这种故事在中国尤其不陌生,大量所谓父愛母愛,其实只是要实现父母们自己的控制欲,结果是父愛母愛变成了父害母害,断送子女们的幸福,无论学业、婚姻还是性格。

意识不到“人所不欲,己所不施”的重要性,究其实质,是不懂得自由——热愛自己的自由,尊重别人的自由。为此,人际关系中,距离就是各自自由度与亲密度的表现方式,是个微妙的存在,以前曾撰文猜想过亲密关系的和谐度所需距离是不是也遵循黄金分割律,其实至今也未能证实,但依然相信其适用性。

这种距离当然不是那么容易明确的,更不可能精确,只能是模糊的,而把握这种模糊的均衡状态,除了需要理智的参与,更需要每一具体语境下的直觉。人在本质上是情绪的动物,情绪好比天气,感情好比气候,并非情绪的简单叠加而是其综合构成了情感状态,人际关系常常取决于双方相互之间的情感状态,甚至偶然的情绪因素也会严重影响双方关系。

偶然、性格、理智、直觉虽然都是造就人际关系百态的重要因素,但人际关系的最终状态,却并不取决于它们,而是取决于人品。这里的人品,并非普世概念,而是指具体人际关系中的品格,即相对于关系中对方利益所需要的人品。比如两个抢劫犯张三和李四,假定他们只要有机会,抢一切人,从普世的伦理角度看,双方都是罪犯。但张三不抢李四,李四也不抢张三,并且双方机缘巧合相互认识后性格相投、互不侵犯利益、在一方需要时另一方能舍己帮助,如此,这两个抢劫犯之间就会存在高尚的友谊,而且只要他们不被外界强力分离,这种友谊可以一直持续到生命终点。当然,这种极端例子非常罕见,但在影视中很多这样的故事。

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脆弱的,需要人们倾力维护。仅仅依托于利益的人际关系通常难以持久,即使持久,甚至密切,也很难亲密。在通常的非友情关系中,人们的善意付出其实更容易,因为它是随机的,偶遇的,自由度高因而没有负担,所以容易做到“施恩不图报”,而谈不上恩典的小善更不至于因对方没有回报而怨恨。而在持续的关系中,尤其是持续到一定时间逐渐向友情转化的时候,这种关系就变得微妙起来。友情作为交互性关系之一种,也是回应性情感关系,一方长期的付出,若得不到另一方的正面回应,或正面回应不成比例,远低于付出多者的预期,长期付出者往往容易怨恨,在人际关系的食物链上,真诚者、投入多者通常处于物质性意义上的“劣势”,但这种“劣势”也常常由于身处“劣势”地位者本人的某种特定价值观而转化为幸福的源泉,这种现象最典型的就是那些宗教圣徒,例如特丽莎修女,她的那句名言:“愛到受伤”最准确地表达了这层意思。

但芸芸众生,圣徒毕竟少之又少,未经专门灵修的普通人,很难不对自己真心付出的对象有所预期,而且合理的情感预期也完全符合人性,若预期不至,多有惆怅甚至不快,严重者便怨恨。因此,如果并未立志做圣徒,要保持人际关系处于较为宜人的状态,最简单的方式,便是在做到自己该做的基础上,“恶人远离,恶狗远避”、“看菜下碟”,给那些需要善意的人以合适的善意,而不必不分境况地全身心满怀付出——除非自己真能做到无论有无回应都毫不挂怀。

善,是一种微妙、柔弱的存在,需要相关人一起呵护,它很容易被摧残,很容易被打碎,在善的漩涡中保持清醒与理智以及合乎道的自我修炼,才能不被其困扰。尤其重要的是,在善的施予和预期中,定要了解和理解人性。正如本文开头讲的那个故事,弟弟就比哥哥懂人性,他明白,感恩是一种美德,但主动要求别人拥有这种美德就错了,而一个向来喜欢自己的人,通常不会吝啬于继续对自己施予他能提供的善——至少在他厌烦之前定是如此。

在施予还是不施予善的任何过程中,可能都会遇到悖论。作为一种理想,至善是美好的,但作为生活本身,至善的美好结果取决于太多条件,因为生活不是意识形态,它是具体、纤细、复杂、千变万化的,脱离语境、刻舟求剑的至善追求有时候不但不能到达至善胜境,甚至可能带来相反结果。

学问无处不在,真理也无处不在,世界只给那些热愛思考、拥有真正真善美愛智慧并且遵循道去生活的人以幸福。

2010年12月25日於追遠堂
话题:



0

推荐

萧瀚

萧瀚

110篇文章 10年前更新

浙东天台人,号雲邊居士。中国政法大学教师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作品均属于作者本人,非我本人作品若未作特别说明均为作者授权在此发表,本人作品未经本人授权许可,不得转载。非我本人作品在此发表者,亦不得从本博客转载,经作者本人许可者除外。   

文章